“嗯,已经说过了,和我说说‘425’案件的详细内容吧。”
江陈根本就不知道425案件到底是哪位干部的案件,因为他们各调查小组之间秉持着互不干涉,互相保密的工作条例。
只有当拿到相应的案件档案拿到手,才能知道具体是哪个名单上面干部的案件。
“明白了,江组长,按着惯例,你们先签个字吧!”
“程序要求,请不要多想。”
黄子书脸色很是严肃的递上了密封完好的档案袋,交给了江陈,语气很是冰冷。
看着里面鼓鼓囊囊的档案袋,江陈不由得皱了皱眉,这满满的一堆档案,想必这个案子应该很不简单。
也怪不得黄子书她们这么久了,都没能解决这个案件。
“当然不会多想,毕竟是办案常规嘛。”
江陈说着,摇头一笑,接过了黄子书递来的档案袋,拿出插在口袋里的笔,在档案袋封面上责任人那一栏当中,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签好了自己的名字后,江陈又将满满的一袋档案递给了身后的顾诗婷几人。
“你们也签上自己的名字吧!”
顾诗婷,蒋青和罗行云以及赵正权闻言,纷纷先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就连后面赶来的景兴辉,也在上面签了字。
“好了,江组长,你们现在可以拆档案了。”
黄子书盯着江陈小组几个人都签下了名字,这才同意江陈可以开启档案袋。
江陈闻言,将档案袋的锁扣解开,小心的撕开了胶水封住的袋子,从里面抽出了一堆资料。
看着那沓A4纸的厚度,怎么说也得有个八九十张的厚度。
“原来是董翰海的案件啊!”
“董翰海,男,37岁,任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处长。”
“原来是一个正科级的干部……”
江陈心里顿时就有数了,怪不得黄子书她们整个第十小组到现在都没有头绪,案件调查还陷入了僵局。
原来又是市教育局的案子啊!
“对,这个董翰海滑溜的很,每一次审讯他得到的东西,结果都和上次不一样,我们整个小组一致认为,他的供词已经不可信了。”
还没等黄子书开口,一旁的陆远就迫不及待地接过了话茬。
事实也确实是如此,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话,他们也不会选择找外援来了。
昨天市纪委调查组宣布第五小组完成了所有案件调查时,其实给其他调查小组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
这也让其他九个调查小组加快了自己的进度,连夜审讯,都想做第二个结束调查的小组。
可到现在为止,却都是很不理想,有的甚至就像第十小组一样,直接陷入了僵局之中。
这样巨大的差距,让他们很多人都失去了信心。
搞清楚了是什么案件的江陈放下了手中的档案,抬起头看向了黄子书,问道。
“你们现在卡在哪个地方了?”
面对江陈的询问,黄子书沉着脸,看了一眼关押董翰海的房间,用眼神示意江陈走到一边。
于是两个人往楼梯的方向靠拢了过去,远离了房间。
“我实话和你说,江陈,我们整个小组,目前对于董翰海的案件进度可以说是毫无进展。”
“我也不怕你笑话,事实就是如此……”
说到这里,黄子书心中不禁泛起了苦。
整个人这两天已经快要愁成了苦脸婆了,原本靓丽的面容,也因此变得泛黄。
很显然,黄子书这段时间都没有休息好,本来水亮的大眼睛也变得黯然无神,充斥着血丝。
本来就和江陈关系不一般的她,也不选择隐瞒了。
“你们对董翰海一共审讯过多少次?”
江陈没有感到意外,继续翻看着手中还没有看完的资料,向黄子书了解更多的情况。
“一共前后进行过八次审讯,有三次是在早上,两次是在下午,剩下的都是在半夜进行的。”
黄子书脸色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。
“期间是不是上手段了?”
江陈笑了笑,对于半夜的这几次审讯,大家都心照不宣。
“没办法,是我们调查小组前任组长的决定,不这么做,我们也没有办法。”
黄子书也知道上手段虽然不符合纪委办案的规定,但案件总得解决啊!
为了解决案件,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,动一点手段也是可以的。
江陈也刚好翻到了董翰海的履历表,便从资料里翻了出来。
“这个董翰海确实不好对付,是个老油条了。”
“你注意看他的履历表,他在五年前,曾经担任过离元市的市纪委第一案件监督室的主任。”
“所以对于咱们纪委的那一套,他太熟悉了,你们这么做,当然没有效果。”
江陈指着董翰海履历表
第三百零四章 办案常规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